第175章 和沈姑娘的第一场电影、喇叭裤的历史节点已到(1 / 2)

重生:我的80年代 刀9 1176 字 1个月前

宿舍窗台边,李建昆伏案埋头,裁纸、调色、落笔……一番操作把胡自强给整惊呆了。

他可算明白建昆要干嘛了。

这他娘的是什么恶胆包天之徒?淘不到电影票,我画两张……

你丫这么牛逼,怎么不去画大团结啊你!

那李建昆还真不敢,再说难度系数太高,北大电影社简朴啊,这电影票弄的,跟玩似的。

讲真,有点绘画功底的人,都不难画出来。也就一个有多逼真的问题。

强哥凑在跟前,瞪着眼睛打量,一张已经完工,他仔细对比那张往期的电影票,除去观影日期,不能说毫不相干吧,只能说一毛一样。

他脑子里一个激灵,仿佛开启了一扇窗。

忽然发现这玩意他也能画啊,去年画照片,他可是正儿八经练过的,虽说不可能达到建昆这种水准,但学校看电影都是晚上,黑灯瞎火的,你当电影社的检票员眼神这么好使啊?

“强哥,你可别打歪心思。”

李建昆似乎知道在他想什么,头也不抬道:“票价又不贵,我这是没办法,晚上有约……”

“哦!跟那個中文系的学妹?”

强哥恍然大悟,就说啥时候见这家伙兴致这么高,跑去看电影吧。

李建昆耸耸肩,多的话也不提,敲个警钟就行。

等两张电影票画好,已经是六点二十,李建昆忙取过自己的黑皮包,朝里面塞了些东西,哧溜冲出宿舍,直奔大饭厅。

电影社放电影,如无特殊情况,时间是固定的,晚上七点开始。

这会时间还早,没检票,门口人不多,淡淡的夜幕之中,倒是对面的柿子林里人头攒动。

这片柿子林可不小,栽种着上百颗老树,也算燕园的著名景点之一,深受解放思想后的小情侣们的喜爱,晚上向来热闹。

当然了,并不存在后世那种龌龊之事,顶多散个步,追求一番诗情画意、享受精神层面的快感。

旁边不远是著名的三角地。

沈姑娘规规矩矩戳在大饭厅正门口,李建昆一跑过来便发现。

“红衣!”

“李学长。”

两人互相笑笑,李建昆问:“你吃饭了吗?”

“嗯,学长你吃了吗?”

李建昆表示也吃过,不然咋的,这关口难道把姑娘撇开,自己先去吃个饭?

真要这么干,那活该像强哥样,心心念念想在大学校园里来场轰轰烈烈的恋爱,到如今却还是只单身狗。

“时间还早,要不去柿子林逛逛?”李建昆发出邀请。

沈红衣小脸一红,关于柿子林的传说,她还是有所耳闻的。但天生是个不太懂得拒绝的姑娘,想想今晚有电影,柿子林里也不全是牛郎织女,还是点点头应下。

深秋已至,京城的夜晚有点冷,两人在月色下缓步而行,所幸茂密的柿树遮挡了凉风。

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闲聊着,都是些毫无营养的话,但这不重要。

重要的是到了这个特殊地带,周遭气氛不可避免地被浸透得有些暧昧。

李建昆颇为享受。

沈红衣则十分忐忑,心头小鹿乱撞。

“学学长,我们出去吧。”

李建昆见好就收,也不强求,“嗯,走吧。”

大饭厅门口,电影社检票开始,这会已经排起一溜长队。

李建昆领着沈姑娘,不慌不躁排过去,轮到他俩后,李建昆捏着两张票抻过去,检票员一眼扫过,拿把特制的剪口刀,咔嚓!咔嚓!剪去两只角。

二人顺利入场。

如上次开诗会不同,此时大饭厅里摆了不老少的长椅,这就是免费和收费的区别。

当然了,椅子终究是少数,更多学生买的还是“站票”。

便宜整整一毛钱。

李建昆带着沈姑娘,麻利奔向大饭厅左侧过道前方,寻到一小块空地。

紧接着二人不约而同开始掏东西:

沈红衣从衣服兜里摸出一张折叠好的报纸。

李建昆从包里薅出一沓厚厚的废报纸。

“学长你也带了?”

“比你多。”

两人相视而望,哈哈大笑。

就算买站票的人,也不至于真傻乎乎站着看完一场电影。

李建昆把报纸在地上铺了厚厚一层,坐上去还有点弹性呢。

很快,周边就被“报纸大军”包围。

七点钟,大饭厅中间亮起一束光,打在正前方靠墙处、四个角拉好绳索的大银幕上。

电影开始。

李建昆到现在都不知道今晚放什么,电影社为节省成本,票据是一次性批量印刷的,只显示价格、坐席,如果没坐的就是站票,再预留下日期空格,后面手写。

想知道放什么电影,要提前了解。

直到满屏雪花的银幕上,播放出片名——

《望乡》。

得,看过。

前世看的,细节忘记了,李建昆只记得剧情说的是“南洋姐”事件:

本世纪初页那会,泥轰国穷得叮当响,以贩卖南洋姐赚取外汇。五十年后,有个女记者去调查采访这件事,慢慢揭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