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9章 人民喜闻乐见的花活(1 / 2)

重生:我的80年代 刀9 1323 字 1个月前

黄昏时分,霞光将天空染成金红色。

对于八大院的学生们而言,这是一天中最放松的时光,学业或军训结束,夜幕还未降临,趁着这个时间,可以四处逛逛。

尤其是今秋入学的新生,校园周边的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新鲜的。

此时,长征食堂附近的小酒馆外面,一侧墙壁下方,聚集不少学生和过路行人,大伙瞧着稀奇,议论纷纷。

墙上贴有一白一红两张纸,上面书写着毛笔字,苍劲有力。

白色的纸张较小,内容简洁,是一份招工启事。

【诚聘:服务员阿姨1名,全职,年龄35-50岁。要求无身体疾病,吃苦耐劳,能干力气活,能接受晚上适当加班(有加班费),薪资面议。】

【诚聘:勤工俭学女服务员2名,兼职,年龄18周岁以上。要求无身体疾病,吃苦耐劳,相貌周正,能合理安排时间,晚上6-8点长期在岗,薪资面议。】

一些姑娘瞅着上面信息,心头意动。

这年头工作机会并不多,类似这种专招大学生兼职的活,更少。再说勤工俭学也不丢人,多一份收入,可以寄些钱回家,改善家庭状况。

“这酒馆是个体户开的吧?”

“肯定的,正经单位谁这样招人?”

两名结伴路过的妇人搭着话。

“条件我倒是符合,但给個体户打工,我家那口子怕是不同意。”

“你家条件终归好点,我家快两个月没吃肉,有个活干哪敢挑啊?就是不知道能给多少钱,要干到晚上呢,家里那摊子全得撂下,太少不值当。”

“问问去呗。”

酒馆有两道门,外面是焊的铁栏杆门,这会敞着;里面是拼接的木板铺门,只封到一半,里头有灯光洒出。

俩妇人一起摸进去,先是被里头的场景给吓到。

这真是个体户开的?

怎么感觉比国营酒馆还气派?

眼前的许多东西她们以前从未见过:

屋顶圆不楞登的灯,现在虽然没开;舞台周边的四口大黑箱子;大得出奇的“收银台”,后面货架上摆放着让人眼花缭乱,叫不出名字的酒。

两个大大咧咧的妇人,不自觉收敛行为,显得颇为拘谨。

“应聘的?”

李建昆正趴在柜台上写酒水单,听到动静抬起头。

“啊对,她,她想要个活。”

“那啥,我想先问下,能给多少钱啊?”

李建昆瞅着那位想应聘的阿姨:骨架挺大,典型的北方女人,身材清瘦,看起来很健康,衣服虽然旧,但拾掇得蛮干净。

眼缘不错。

遂看向身侧。李云裳这会也在打量,心头大致满意。

其实按她所想,招不招这个人无所谓,无非是一些打扫卫生的活,外加进货时搬搬东西啥的,她都能干。

但是弟弟非要招,怕她累着,心疼她。她一来没辙,二来想着或许能帮助到一个家庭,也便同意了。

看到二姐点头,李建昆道:“这份工作上午一般不忙,有活干早点来,没活午饭前到就行,包两餐,旁边长征食堂打饭,工作满8小时,后面算加班时间,底薪四十,加班费每小时1块。”

嚯!

听闻这话,两位妇人同时眼前一亮。

这工资可不比吃皇粮的人少啊!

包两顿饭,还搁大名鼎鼎的长征食堂吃!

这要每天加一个小时班,月薪岂不是能达到七十块?

“我干,我干!”想要找活的妇人喜不自禁,满口应下。

这时,旁边的妇人道:“我也干!”

“诶~你?你不是说,你家那口子不同意你给个体户打工吗?”

“我管他同不同意!”

“……你不能这样啊。”

得,瞅着关系还不错的姐们,竞争上了。

两人这边理论开时,门外贴告示的墙壁下方,愈发热闹,乌泱泱一片人头,议论声不断。

多半人的眼睛都盯在那张大红纸上。

红纸上的内容,有个标题,叫“小酒馆节目挑战赛”。

起初李建昆是想叫“歌曲挑战赛”,后面一想,既然找不到专业歌手,反正主打一个气氛,不如别限制类型,不拘一格。

这样范围更大,更有看头。

内容很长,简单点来说:

这是一场长期活动,每晚都有。

任何人都可以报名参加,不限节目类型,个人演出或团队形式都行,至少提前一天报名,活动承办方——小酒馆,会做一个简单的筛选。

比如你是唱歌节目,那你至少亮一嗓子,证明你确实有两把刷子。

此举是保证节目质量。

每晚会有十个登台名额,在这十个节目中,取一个当晚最佳,奖励现金五十元。

评委是当晚的酒客,在酒馆内任意消费的酒客,即能得到一朵“小红花”,遇到喜欢的节目,酒客们便可以献上自己的小红花。

最终得到小红花最多的节目,即为当晚最佳,获得奖励。

“五十块啊,我一个月都挣不到五十块!”

一名穿蓝色工装的大哥,颇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