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99章 没那么简单(1 / 2)

重生:我的80年代 刀9 1287 字 1个月前

一公里的距离说起来不算远,但放在建筑林立的大街上,曲里八拐,真心也不近。

李建昆脑壳有点疼,这就很不美了。

所谓的出租房,不带引号,在一条狭窄街道上,五层广式骑楼的底层。

本是楼上住户的单元出口,平时搁置自行车和杂物什么的,最里侧有向上的楼梯。

林新甲花30元每天的价格租下,住户们没法拒绝,清空家伙事,所幸屋后还有一扇门也能进出。

取下铜锁,推开对开的木门。

屋子里,与右侧墙壁平行,摆着一具简易柜台;往里的房间中央,有一张长条桌,外加六张背靠椅,桌面上有功夫茶具、几饼老茶。

李建昆扫向墙角一侧,那里堆着一只大麻布袋和小蛇皮袋。

遂吆喝大家把东西取出来。

麻布袋里装的是从首都发来的十组刀具;蛇皮袋里装的是印好的宣传单页。

“呦嗬?还整这些花样啊!”

董孟平拿起一张宣传单,上面有黑白印刷的刀具图片,其他的全是英文,一个字看不懂。

但是他忽然有些明悟李顾问的操作:

他们不是没办法进入广交会参展吗?

干脆在附近弄个“展位”。

请四個大学生姑娘干嘛?

与外商接洽,发宣传单,勾引……呸!吸引他们过来。

如此完成与参展差不多的效果。

该说不说,好主意!

脑子里已经浮现出画面:姑娘们晃悠在会馆外头,给路过的外商递单页,用鸟语交谈。

而这时,李建昆看向林新甲问:“参展证呢?”

后者示意他稍等,走到简易柜台内,弯腰摸出一把“蓝绳”,底下缀着硬纸卡,上书几个大字——

外宾参展证。

董孟平:Σ(っ°Д°;)っ

李建昆接过来数数,五张,倒是够用。

返程的路上,董孟平一惊一乍,好家伙!敢情广交会会馆,他们真是想进就进啊!

下午三点。

等姑娘们休息好后,李建昆把她们喊到客厅,进行临时培训。

他充当外商,姑娘们对他发起“攻势”。

全程英语交流。

看得老林、董孟平和林新甲三人,一脸艳羡。

这年头,会外语,仅此一点,便是不可多得的人才。

走到哪里都能混个体面。

林新甲可是知道,那些各地来参展的国营单位,满城搜刮英文流利的人才,开出搁港城也不算低的薪水。

仍是难觅一人。

多半只能用从当地生拉硬拽来的英语老师,凑凑数,纸面功夫或许还行,口语稀烂。

他没吃过猪肉,常年待在港城,至少见过猪跑。这几个姑娘的口语水平,不能说上乘,却也甩那些凑数的,十条大马路。

这得益于燕园的教学和环境,不乏外籍老师,同时勺园中还有不少留学生。

最高学府并非浪得虚名。

到晚上,一切就绪,只等开干。

李建昆打算给大伙加把劲,领着一行人,来到附近一家国营大饭店,要了个包厢,地道粤菜不要钱似地端上:

红绕乳鸽、脆皮烧鹅、蜜汁叉烧、菠萝咕噜肉、上汤焗龙虾、干炒牛河、煲仔饭……

姑娘们和董孟平眼花缭乱,不停吞咽口水。

太腐朽了!

晚上没要酒水,李建昆提起可乐杯道:“大家吃饱喝好,从明天开始好好发挥,完美拿下这一仗。干杯。”

“干杯!”

气势高涨。

姑娘们中午矜持着没太吃饱,晚上索性在包厢里,周围没有外人,一个个敞开肚皮,大快朵颐,吃得好不欢乐。

李建昆夹一块客家酿豆腐,放进沈姑娘碗里。

换来仨姑娘抿嘴窃笑,沈红衣在桌子底下揪他一把后,却也有些好奇:他咋知道我最想吃的是豆腐?

其实这种感觉并非头一次。

从过往的许多小细节中,沈红衣发现学长对她似乎极为了解,胜过她家壮壮。

回到饭店,因为客房里只有两个卫生间,需要轮换洗漱。四个爷们坐在客厅,边喝着茶,耳边传来卫生间传出的哗哗声,随后还有洗白白、嗖嗖冲回房间的倩影可观。

心情愉悦。

隔日一早。

大家拾掇好,吃罢早餐,离开饭店。

一行人先来到出租房,李建昆拿出参展证,给姑娘们每人脖子上挂一只,再让她们各取一小沓宣传单——

犯不上太多,上面没有地址,即使有,老外们也很难找到。感兴趣的客户,需要她们带过来。

李建昆扫视她们道:“给你们的薪水是这样的,每天固定工资50元,每带来一批客户奖励20元,上不封顶。”

如此,每天只须带来三批客户,日薪妥妥破百。

姑娘们眼神明亮,包括沈红衣。她不是不爱钱,她只是更想凭自己的劳动挣到钱。

干劲十足!

旋即,李建昆领着她们,从出租屋,慢悠悠的一路指引,来到流花会馆。

会馆外面的喷泉广场上,这会已是行人如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