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64章 好机会(1 / 3)

重生:我的80年代 刀9 1847 字 1个月前

第664章 好机会

沈红衣和周岚聊天时,直线距离不超过两公里的娘娘庙胡同的李宅里,刚从中关村科技大楼,视察完三代光刻机研发进度回来的李建昆,也被人找上门。

准备这两天离京的林新甲,带来一个好消息:港城那边,汉显BB机试制成功,现在只差最后的外观开模。

正北房的堂屋里,李建昆兴奋地挥舞了一下拳头。

“老板,产品研发出来,咱们后续的生产配套是不是也要跟上节奏?”林新甲坐在檀木四方桌下首问。

这件事李建昆早有考量,生产配套弄肯定要弄,但不急于一时,可以慢慢筹备。他托着腮帮子思忖说:

“传呼机在内地还是个完全新鲜的玩意儿,而且价格不菲,想要彻底打开局面,在宣传营销上得下足狠功夫,这才是当务之急。

“至于生产配套。前期的销量不会很大,我们先拿到订单,再通过港城的资源按照订单生产,这样不会背负上经营压力,能把成本控制到最低。”

林新甲认真聆听,认为很有道理。

试想一下,倘若贸然斥重资弄出传呼机的生产线——这种高科技产品,也必然要斥重资,结果一天能生产一千部,奈何一个月还卖不到一千部,那是要赔本的。

在销量没打开之前,整合港城现有的资源,借其他工厂下蛋,是比较稳妥的做法。

“宣传营销方面,咱们什么时候开始着手?”

“现在。”

林新甲:“……”

李建昆笑笑说:“我听闻一些消息,魔都邮电局那边好像对传呼机感兴趣,这是一个很好的双向奔赴的契机,比我们主动上门推销要省力得多。另外,魔都也是全国数一数二的经济更好的城市,是一个非常适合传呼机推广和发展的市场。”

他顿了顿,目视着林新甲继续说道:“你先不急着回南方,转道去一趟魔都,把情况摸清楚,如果属实,咱们要抓住这个机会。”

他这么说只是不好显得自己未卜先知,消息百分之百属实。1983年第五届全运会在魔都举办,期间BB机首次在全国媒体面前曝光,这是上一世的历史事件,他又没有掺和,事实上他这辈子还没去过魔都,不可能发生改变。

现在报纸上也在报道全运会的新闻,开幕时间是九月十八日,还有将近一个月,未必没有把“华电牌”BB机,送进全运会的会场的可能。届时将收获价值不可估量的免费广告资源。

老板有令,打工人林新甲自无不允。好比这次来京,看似白跑一趟,其实对他来说无所谓,老板又不是不发薪水。

林新甲起身告辞时,李建昆交代道:“有消息及时通知我。”

倘若不是不放心沈姑娘的伤势,自家的BB机在这时候问世,碰上全运会召开在即的大好机会,他会亲自去一趟魔都——

这年头娱乐活动匮乏,体育赛事又饱含着拼搏精神,那块“东亚病夫”的牌匾仍悬于国人心间,一场全国性质的运动会影响力是无与伦比的。

林新甲点头离开,快走到门口时,李建昆又想起什么,喊住他道:“喂,我上次跟你说的事别忘了,走之前搞一下。”

“搞”这个字眼落在林新甲耳中,自认脸皮还挺厚的他,也不禁有些脸红。

正午,东城区。

距离东城所不远的“食香林”老饭庄。

这里原先据说是恭亲王王府的一座偏殿,后面改建而成,整体是榫卯结构的木质建筑风格,红漆彩绘,古色古韵。

西装笔挺梳着油亮大背头的林新甲,坐在一扇八角形的窗棂附近的餐桌旁。饭厅里客人不多,宁静安然。这里的消费水平比全聚德还要略高。

“请问需要点餐吗?”

服务员的素质也不错。当然,也或许是看出来林新甲是位外宾。

“稍等会儿,我在等人。”

服务员退下去不久,饭厅进门处摸进一个姑娘,穿着军绿色制服裤子,上身是一件白色的确凉汗衫,齐耳的飒爽短发在后脑勺扎出一个短小的“揪瘩”,使得精巧的瓜子脸很好呈现出来,小麦色的皮肤上缀着些许汗珠。

她明显是第一次来这里,或许也是第一次来这种高档场所,显得颇为拘谨,轻手轻脚走到门口一侧的红漆柜台前,小意问道:“我找人,一位姓林的港商。”

柜台后的营业员立马明白是谁,即使对方没说他是港商,只说姓林。

不多会儿,小邱警官被领到林新甲所在的餐桌旁。后者起身迎了一下,表情略有不自在。小邱警官倒是没多想,后者打电话到她单位,喊她出来吃饭,说有东西要交给她。

林新甲唤来服务员点好菜后,面对小邱警官询问的目光,从身旁的空椅子上拎起一只印有李莲杰肖像的纸箱递过去,一边说道:“那位的一点心意,自家东西不值钱,恭喜张所荣升。”

小邱警官恍然,她知道师父因为心里过意不去,李建昆被羁押期间,曾自掏腰包给他买过一张草席。

现在人家还一床“好梦牌电热毯”。

这东西可价值一百六十八元!

她摸摸纸箱后,惊奇地问:“你们厂生产的?”